楼盘开市,卖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? 地段!对不对? 交通好,学区房,商业地带,升值快的。 那如果一个楼盘最差的就是地段不行,要怎么去卖呢? 这其实是非常常见又普遍的一个问题。 就像绝大多数产品,怎么可能样样都好,消费者需求什么,你的广告就说有什么,而且说是同类产品最好的,哪哪都好。 忽悠吧你,消费者又不傻,短线可以,长玩作死。 明明不行,消费者不买账,却还要强行说服,这条道行不通!销售不能这么做,营销就更不行了。 还不如换条道去做,顺着消费者走,借用人们脑海中存在的事实,点燃他们心中的欲望之火。 是个产品就有缺陷,但每个产品也都有自己的优势,且都对应消费者某种需求。 做营销,就是要挖掘出消费者心中的欲望,并与自己产品的核心利益接轨。 虽说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,但精神、情感上的欲望是无限的。 由欲望出发,再到需求,再倒推出产品营销切入点,可能就是破局之道。 而这些欲望,往往就藏在消费者现实状态和最急切的理想状态之间的缺口。 给大家分享个一直收藏的案例,值得好好琢磨。说实在的,我非常喜欢看案例,胜过看书,因为书过于完美。 这个案例是奥美多年前操盘的香港一个房地产项目——愉景湾。 愉景湾是香港大屿山的一个楼盘,经过多年的发展,香港人都知道它是个像世外桃园的好地方——空气非常好,有海滩,绿化一流,配置齐全,特别适合一家人生活。 但是愉景湾有个缺点——位置比较偏,也就是地段不太好,升值潜力不大。 因此,就算愉景湾各方面都不错,哪怕最开始首期款几乎等于零,当时还是卖得不好。 要知道,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,香港经济一直下滑,40000户人有负资产,人们对前景非常悲观,对楼市充满恐惧感,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。 经济效益,升值空间一定是香港人最为看重的。 所以,对于重视投资的香港人来说,愉景湾的房子不是首选,也不是他们认为合理的选择。 而愉景湾的销售目标是香港一家三口的中上层家庭,虽然有一些经济实力,但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他们更为小心谨慎,更看重房子地段升值空间。 所有人都在等,等经济回暖,等楼市稳定。 这个时候,怎么做出营销突破呢? 去说服消费者这里环境好,户型好,贷款利率低,然后猛投广告? 肯定不行! 因为在这个环境下,想去教育去说服消费者太难了,理性来讲,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地段,你说这些没用。 奥美前期也尝试过!确实不行! 还是那句话,营销不是去直接改变消费者认知,不是去强行教育消费者,而是占领消费者已存在的认知和欲望,并跟自己的核心利益连接起来。 所以,愉景湾项目需要打破,从消费者固有的地段认知和对于钱的欲望着手,太难! 需要挖掘出消费者的其他欲望,触动到他们,再连接到产品需求。 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,而精神、情感上的欲望是无限的。 所以奥美当时就转变方向,开始思考,开始挖掘目标消费者的欲望。 最终,他们得出一个洞察: 愉景湾的销售目标是香港一家三口的中上层家庭,都有小孩。 小孩子成长超快,他们的童年只有几年,那是父母和孩子最密切的时间段,过得快乐还是艰难,对一生都有很大影响。 小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,父母预测不到也操纵不了,父母现在能完全控制的,就只有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。 这些是父母都认可的,也是有欲望的,他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,留下完美的童年。 经济环境能等,楼市稳定能等,但孩子的童年等不了! 所以愉景湾的营销诉求点出来了: “童年是短暂的,现在就要给孩子最好的”。 从消费者这个欲望点出发,毫无疑问,愉景湾的优势就全部展现出来了。 孩子童年就只有几年,地段不是最重要的,及时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。 之后,奥美就是围绕这个诉求点,展开了一系列的传播和推广。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当时愉景湾《父子篇》电视广告。在这个视频中,父母们会看到其他孩子的爸爸们都会为小朋友拍摄成长记录。 而视频画外音是一个爸爸给小孩的信,诉说自己面对小孩成长的心声。 就在这几年,只是这几年 多谢你,令我改变 突然之间,我觉得自己好重要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我变得很中意笑 有时好傻地想,真是不想你大得那么快 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只知道今天,我要给你一个最好的童年 愉景湾,海澄湖畔一段 一波操作下来,愉景湾不再是一个等待升值的房产,而是被定义为孩子同年最好的成长环境。 父母开心,孩子开心,愉景湾也开心。 第一波电视广告出去后,一期住房在三个星期就卖完了。据说本来定好打的第二波广告,也因此被迫取消。 因为不需要了嘛,广告解决掉了燃眉之急! 总而言之,欲望本就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心中,随着每个人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变化而变化,它不是产品创造出来的,更不是营销制造出来的。
分享到:
相关分类
|